“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生产现场对企业管理承载力度的形象比喻。概括地讲有18项生产现场运营管理内容:组织管理、领导管理、团队管理、作业管理、环境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定员管理、定额管理、定置管理、标准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成本管理、控制管理、绩效管理。这些生产现场运营管理的内容,综合地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因此,生产现场的管理者要想全面地完成管理任务,仅仅精通“18般武艺”是不够的,还必须马步扎稳,基础汀牢,增强内功。
企业管理以生产现场运营管理为基础,而生产现场运营管理也有自身基础管理的规律。一般而言结构上有三个板块:
一是管理主体板块。人是生产力要素中的关键因素,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工具、人与环境的组合,是生产要素最基本的组合。从管理思想演变的过程来看,“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复杂人”假设、“文化人”假设等,一个世纪以来的管理侧重点基本上是围绕着人与物的关系展开的。强调以人为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因此,生产现场运营管理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不能见物不见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特征。根据这一特征、团队建设应该是主体板块的管理目的c其中包括:班子建设、班组建设、“四有”员工队伍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非正式群体管理、民主管理、自我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管理等。而团队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员工在职业生涯12受益不尽酌责任心。
二是管理责任板块。现代化大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以分工协作的精细和紧密度为基础的,分工协作的精细和紧密度又是以员工责任心强弱为支撑的。这样的管理逻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波音飞机,上万个零部件及半成品是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这样的跨国分工与协作如果没有每个员工的责任心作文撑是不可想象的。海尔集团的cBo张瑞敏认为:工艺上的小差异往往显示民族素质上的大差异。实质上揭示的是员工素质的突出问题——责任心问题。那么,在生产现场最能体现员工责任心的基础工作包括:是否忠实地履行岗位责任制度,是否严格地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是否规范地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是否细致地收集、记录、整理、统计、分析、传递、反馈相关的信息基础资料。那么,是否有了高度的责任心也就有了相应的执行力呢?其实不然,高度的责任心必须与相应的技能结合,才能做到心比天高又脚踏实地。
三是管理技能板块。自古以来“没有精钢钻,不搅瓷器活”、“欲工其事,先利其器”、“艺高人胆大”等说法,说白了是人要右本事。然而这种“本事”与现代企业需要的技能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本事”主要靠师傅带出来,技能主要靠在职培训;“本事”是单一的、祖传的,技能是多维的、可持续改进的;“本事”是经验的、没有统一标淮的,技能是有责任要求的、按规范认定的。因此,重视管理人贝、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服务人员的基本技能、应用技能利高新技术技能培训,重视学习型团队、学习型岗位、学习型员工的建设,重视持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的长效机制建设等,是生产现场基础管埋的基本内功。
(3)成本控制的原则。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成本管理的高度可以纳入
企业战略管理的范畴,但日常的成本控制工作是在生产现场完成的。因为这
里是企业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的集聚地,是企业战略实施的支撑点。例如中
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2006年输油成本文出近30个亿,其中70%左右是在生
产现场发生的。根据国家有关工业企业财务管理规定,在制造成本法下产品
成本只包括与产品生产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即直接材料费用、直接工资费用
和相关的制造费用。因此,生产现场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控制成本计划的执行,
纠正出现的偏差,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其控制的基础工作除了定
额工作、核算工作、统计计量和检测工作、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规
章制度工作等,重要的是培养员工精邦细算的意识和厉行节约的行为习惯。
(4)信息反馈的原则。控制是企业管理重要的职能,其实质就是信息反
馈。在信息化的时代,企业的生产计划付诸实施后,生产现场作为控制的终
端,如果不重视作业信息反馈或反馈的是时滞信息,必将直接影响生产的效
率和企业品质管理过程以及效益。一般而言,作业信息主要是指反映生产活
动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动态信息,是随着生产活动的进展不断更新的。
它是控制和评价生产现场运营管理工作,不失时机地揭示和克服薄弱环节的
重要措施,也是对局部中间环节品质管理的改善,例如生产过程、工序质量、
在制品库存等,它是起间接控制作用的有效途径。因此,重视生产现场的信
息反馈,一是取决于主管人员的个人素质、工作作风、沟通方式;二是基于
员工的理解程度、重视程度、技能水平和执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