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联系我们

电 话: 020-28667650 84267760

传 真:

地 址: 1、广州市番禺大石御峰国际三栋四楼 2、广州市海珠区中山大学国家科技园B座10楼 3、广州大道南228号经典大厦20层

联系人: 欧小姐

手 机:客 服 电 话:13763305155 专家咨询电话:13711403995

网 站: www.minra.com

邮 箱: minra.hr01@minra.com

管理者如何从动态中寻求最优决策方案


 

美国堪萨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游伯龙认为,决策有4个基本要素,它们是:方案集(对决策问题提出一组可行性方案)、准则集(对决策问题的实施制订一组标准或准则)、预期感认值或“出象”  (指每个可行性方案,从准备的角度,来预测其可能出现的现象、结果或数值)、喜好结构(决策者对所有可能的出象的偏爱选择)。我国有的学者则认为,任何决策系统都必须由5个基本要素构成它们是,决策者、决策对象、信息、决策观念与方法、决策结果。征整个决策过程中,无论是“四要素”还是“五要素”,它们之间,都呈现出一种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任何一个要素,都经常处于动态之中。各种复杂的决策因素的联系和影响,决定了决策行为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次定终身”。它必须适应主客观各种要素发展变化的需要

 

适时修正和调整原来的决策方案。为了确保决策行为的准确无误,这就要求领导者的决策思维,应该经常随着变化了的客现实际,快速应变,尽力在动态中寻求最优解,切忌“一条道走到黑”。

 

这种在动态中随机应变,尽力寻求最优解的决策思维,是一种灵活多变的创新忍维,它是每个领导者必须学会运用的又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用一句话来概括创新思维的特点,就是:周密考虑决策者要素的发展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灵活巧妙地指导决策行为。

 

作者将这种快速应变的创新思维,形象地比作打乒乓球。每一次接球,球的位置、转速、转向、力量双方运动员的体力、精力、心理状态,  都在发生变化。将球击出之后,击球者就得赶快调整自己的位置、视角、姿势、精神状态。做好接每二次球的准备。如此一次次地将球击过去,直至获取整场比赛的最后结果(赢或输)。决策行为也是如此,每做一次决策,就好比将乒乓球击出一次(当然远比击球复杂)。不仅对每一次决策行为,领导者都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机应变,进行快速调整,而且对随之而来的连续决策即第二决策、第三决策、第四次策……也应该根据主客观因素的发展变化,及时做必要的修正和调整。唯有在这种快速应变的创新思维指导下,领导有才有可能在动态中寻求到最优解。

 

从动态中寻求最优解,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动是绝对的,静则是相对的。任何事物,尽管它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但在某个瞬间,势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时候,正是领导者适时捕捉战机,做出有效决策的最佳时机。精明的领导者,应该善于从动中取静,从变化中寻找稳定,  然后当机立断,一举解决问题。

 

(2)即使领导者必须对正处于动态中的事物做出决策,也应该尽量选择事物正处于有规则变化状态时下手。道理很简单:唯有有规则变化的事物,其发展趋势才是可预测的;反之,则是难以预测的。而准确预测事物的末来发展趋势,则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首要前提。

 

(3)在多数情况下,决策的若干个基本要素,不可能全都“同时”处于剧烈变化之中,而只可能在某“一”时间段里,有某一二个基本要素发生明显变化。为此,领导者在进行决策时,只须将主要精力放在正处于变化之中的某一二个基本要素身上,预测其发展趋势,算出决策的提前量,就能获得最优解。

 

(4)不少领导者易犯的一个通病是:只注意决策对象的变化,而忽视了决策主体(本身)的变化。要知道,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在立场上、观念上、心理上、感情上、人际关系上、决策方法上以从其他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决策思维轨迹,导致做出截然不同的行为诀策。为此,精明的领导者在进行决策之前,总是既注意观察决策客体的发展变化,又重视分析决策主体的微妙变化。唯有将两方面的变量放到一起,加以综合分析,从中测出可靠的参考数据,才能下决心做出最后决断。

 

(5)在动态中寻求最优解,就好象导弹打飞机,决策者的思维轨迹必须随着决策对象的运动轨迹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双方都处于复杂的变化之中。当前者的分析判断和后者的发展趁势完全吻合时,“导弹”就击中了“飞机”,领导者做出的终端决策,就获得了最佳决策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获得淮确的信息,确保信息传递的畅通无阻,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候,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获得客观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准确情报。情明的领导者,都懂得如何把功夫下在收集信息上。

 

(6)在动态中进行决策,领导者易犯的另一个思维错误,就是出于各种诱因(诸如对因果关系发生“误诊”、思维逻辑上发生“混乱”等等),颠倒了连续决策的顺序,先考虑第二决策,再考虑第一决策。其结果,往往导致整个决策行为的紊乱,甚至完全失败。此类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例如,某企业领导尚未摸清某一新产品在未来市场上的行情,也没有正式决定是否上这项新产品(以上届于第一决策),就忙于向上级领导申请贷款,并同港商洽谈增购新设备(以上届于第二决策),企图根据上级领导的意向和沿商的供货情况,来决定是否上这项新产品。这样考虑问题,显然是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生了“误诊”,完全颠倒了思维程序和决策程序。当第一决策中的关键因素—市场行情,一旦不利于上该项新产品队该企业领导势必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7)也有时候,决策的若干个基本要素,同时都处于动态之中。领导者要想寻求到最优解,最好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决策行为影响最大,运动变化最明显的那个主要要素上。只要能够准确把握这个主要要素的变化规以同时适当兼顾其他诸要素,一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总之,在动态中寻求最优解,是一种快速应变的复杂的创新思维。在决策过程中,领导者的决策思维,必须充分考虑到决策的各个越本要素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状况,准确把握事物的运动规律,随机应变,尽力去寻求最佳决策方案。具体表现在决策行为上,则和创新思维有所不同,它可以以“变”应变,也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有时候,变,是一种动态选择;也有时候,不变,也是一种动态选择(否定之否定,变之变)。究竟采取哪一种决策对策,就全凭领导者对事物的变化进行临场判断了。

分类:管理资讯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 明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链接:http://www.minra.com/glxx_137-589.html
上一篇: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只有“目标”二字
下一篇:企业的战略应服从于企业的目标
精彩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您来说两句吧!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