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管理现状
1.标准化
(1)已做的工作
该厂对技术标准化比较重视,制订了《昆明卷烟厂卷烟工艺规范》。《规范》严格执行《GB5606-5610--85)国家标准,充分发挥本厂的特点和优势,对各牌号的卷烟制订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产品系列标准,原辅料标准、工艺标准等企业内控标准。目前,正在对《规范》进行修订,编制《昆明卷烟厂生产工艺规程》,进一步充实完善了产品技术标准。
另外,还印发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及工作责任制》,企管办正在起草《昆明卷烟厂标准化管理总则》,提出了全厂标准化体系的初稿。
(2)主要问题
①企业标准不健全,尚未建立标准化体系。
②现有的技术标准,主要是产品标准、工艺标准和原辅料标准,其他技术标准还不完善。
③各项专业管理标准基本没有建立。
④虽然制订了全厂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及责任制》,但对干部的工作质量缺乏明确的尺度和考核办法。
2,计量工作
(1)已做工作
该厂现有各类计量器具3848台套,计量室隶属于企管办,专职计量检定员7人,全厂专兼职计量人员46人。
计量管理工作比较健全,有系统的计量网络图,制定了昆明卷烟厂的《计量管理实施细则》、《计量监督制度》、《计量数据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计量器具流转管理制度》、《计量器具使用、维修、保养制度》、《计量器具证书标志管理制度》、《在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计量器具周检制度》、((计量实验室工作制度》、《计量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等10个管理制度。
经省计量局考核验收,计量工作综合评分87分,于今年8月20日正式颁发了国家二级计量合格证书。
(2)主要问题
①现有的计量手段还不够完善,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各工序量和质的数值未能全面进行测定。
②能源计量,由于蒸气温度在350℃以上,现有的计量器具只适用于240℃以下,不能满足需要。
③车间现有的水分测定仪误差大,要由计量室用采样法校正,需2小时才能得出结果,不能及时指导生产。
④计量室没有衡器检定修理员和标准硅码等器具,所有衡器要经官渡区计最局检定修理,很不方便。
3.定额工作
(1)已做工作
该厂结合自己特点,将劳动定额与设备定额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制订出各型烟机的台时产蛋和作业率,各烟机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实行岗位定员,在此基础上按照各车间的设备配置情况下达生产计划任务,每年修订一次。今年先后颁发了《10个主要生产车间定员编制说明)和(关于昆明卷烟厂中期劳动力规划的意见),对劳动和设备定额作了具体的规定,加强了劳动定额和设备定额的管理工作。
物资储备定额由供销科根据生产计划和月平均消耗量,主要卷烟辅料的储备量、省内供料的储备3个月,省外供料的储备6个月,国外进口料储备9个月。
现行的物资消耗定额,主要执行5月领发的《关于材料节约奖的方案》中的有关规定,由财务科负责考核。《方案》对主要原辅料的超降作了具体奖惩规定,对控制原辅料的浪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主要问题
①按照卷烟行业企业升级的要求,定额覆盖率省级先进企业达85%以上,国家二级企业是95%以上。该厂的定额覆盖率按要求差距甚大。
②没有流动资金定额和费用定额。其原因是,该厂要进行正常生产,藉要储备资金6.3亿元,国家只拨给1.16亿元,不足部分由欠交产品税收和集资补充,因此难以制定流动资金定额。车间经费和企业管理费,财务科正在统计基数,打算明年编制下达费用定额。
③物资消耗定额,管理混乱,各行其事。工艺科制订了一整套各道生产工序(机组)的原辅材料工艺消耗定额。计统科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时,也下达了主要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财务科在《关于试行材料节约奖的方案》中,对各生产车间属于定额范畴的5种原辅材料提出了控制指标。这种状况反映出来的问题,一是定额的项目不一致,财务科有5种,其他部门有10-20多种;二是具体指标不一致,例如嘴烟的盘纸消耗定额,工艺科的工艺定额是3300米/箱,计统科的指标是3650米/箱,财务科的考核指标是3750米/箱;三是按财务科的指标进行考核,其他科室制订的定额流于形式,不起作用。
④现行的《材料节约奖方案》至今没有修订,考核面窄,指标偏低,以奖为主,金额较少,对鼓励降低原辅材料消耗效果不大。
4.信息工作
(1)已做工作
在质检科建立了厂内外的质量信息系统,其他几个科室也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取部分有关信息。
计统科、生产科、供销科以及其他科室和各车间,都建立了必要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统计报表。今年,先后颁发了《车间统计工作暂行条例》和《关于统计资料管理办法的暂行规定》,统一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计算口径,加强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工作。
(2)主要存在问题
①还没有建立集中统一的信息中心,生产经营、市场变化、材料动态、原辅料资源供应,本行业其他企业状况以及该企业的内外部信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网络。
②生产车间的一部分原始记录是记在笔记本上,内容不全面,没有做到表格化、规范化。
③各科室、车间的统计台帐,多数都不规范,没有按时间顺序和规定的要求,汇总登记形成系统完整的帐册,只有劳资科等个别科室的统计台帐比较好。
5.规章制度
(1)已做工作
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比较健全的,各科室都制订了一些管理制度,生产车间也都分别建立了10一20个各种制度和规定。
今年以来,又先后颁发了《主要生产车间经济责任制》、《产品质量责任制考核细则》、《安全文明生产经济条例》等多项规章制度。
厂部正在汇集拟定各部门、科室、车间的《职责范围》和《昆明卷烟厂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该《制度》包括计划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劳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等几个方面。
(2)主要问题
①各部门科室的《职责范围》没有包括厂级领导职责,综合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责也不突出。
②《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其中的计划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部门的内容过于简单,技术管理部分,将工艺管理、技术档案管理、理化检验、物资管理、行政管理等不同的内容汇集在一起。显然是不妥当的。物资管理和行政管理应分别单独列项。
(二)存在问题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该厂在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近年来又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是肯定的。由于企业发展快,管理跟不上,当前基础管理的现状还没有达到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和齐全、配套、准确的全面要求,与先进企业比还有差距,这与该厂是全国大一型卷烟企业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也不适应生产发展和企业上等级要求。为什么该厂工作显得有些零乱,有节奏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没有形成?为什么各部门的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什么设备能力比较低,主要原辅料消耗高?基础管理工作薄弱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在相当大程度上对企业各方面的工作起到制约作用。其原因主要是:
1.企业的领导体制和厂级领导的职责很不明确,各方面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2.基础管理所涉及的部门多,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有难度,应充分发挥企管办等综合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赋予的职权,进一步明确有关业务部门在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3.基础管理工作目前在该厂还没有引起普遍重视,对什么是基础管理?它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什么作用?怎样强化基础管理?多数干部职工知之甚少。
(三)改进意见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基础管理
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的工作。基础管理的特点:一是时间上的超前性,先于各项业务职能工作;二是空间上的普遍性,其范围几乎涉及到企业各方面和所有人员;三是工作性质上的服务性,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各项专业管理提供条件和服务的。
基础管理的作用:一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为企业有秩序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重要手段;三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提供有效控制。
提高企业素质,一靠技术进步,二靠加强管理,管理工作首先要从基础管理抓起。下功夫把基础管理搞扎实了,才能使整个企业管理工作走上轨道,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发挥设备的效能。
2.完善技术标准,健全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建立了全厂的标准化体系,使标准成为各项业务和各类人员共同遵守的准则,并要相应建立贯彻执行标准的考核办法。
3.巩固已取得的二级计量合格成果,根据工艺管理定额管理和生产经营要求,添置配备必要的计量和检测器具,进一步提高计里检测率和计量器具配备率。对工艺、经营、能源的关键计量参数实行计量认证,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
4.定额管理包括各类技术经济定额的修订、执行、计量、统计、考核等工作,要克服当前这种多头管理、互不协调的现象,对各类定额应采取分头负贵,归口管理,统一协调的管理方法。
原辅材料在该厂大约占产品成本90%,要下决心把材料消耗定额管好。工艺科编制的原辅材料工艺消耗定额,是经技术测定后产生的,它以工序(机组)为单元,项目全、具体明确。生产计划中的技术经济定额指标、经济责任制对节材降耗的奖惩办法,都应以工艺定额为基础进行编制和考核。
昆明卷烟厂资金严重不足,请上级有关部门合理核定流动资金基数,该厂也应创造条件编制该厂流动资金定额和费用定额。
5.建议设立集中统一的信息中心,健全企业内、外部的信息系统。要按照工艺和定额管理要求,设计建立相配套的各项原始记录,这是各项定额能否贯彻落实和考核的重要环节。各科室和车间应按要求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统计台帐帐册。
6.该厂已形成了各项规章制度,对加强企业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一是要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二是要使各种规章制度成龙配套、拟订制度要有一个申报批准程序,三是要狠抓贯彻落实和实施。咨询总的意见:在全厂开展目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