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联系我们

电 话: 020-28667650 84267760

传 真:

地 址: 1、广州市番禺大石御峰国际三栋四楼 2、广州市海珠区中山大学国家科技园B座10楼 3、广州大道南228号经典大厦20层

联系人: 欧小姐

手 机:客 服 电 话:13763305155 专家咨询电话:13711403995

网 站: www.minra.com

邮 箱: minra.hr01@minra.com

昆明啤酒厂质量管理咨询案例


   咨询组的同志为了掌握企业质量管理的真实情况,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主要采用听、问、看、查等方法。听取了工厂各级管理人员的情况介绍,访问了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深人车间进行现场观测,在全厂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查阅了有关文件和生产记录、检查记录,进行了数据统计、分类和分析。其次,发现并确定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最后,实施改善方案。
   (一)质量管理现状
    1.产品质量现状
  据调查了解,昆明啤酒厂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但是,成效不明显,主产品白龙潭啤酒的外观质量不够好,保存期短,质量不稳定。经查阅1-6月啤酒成品检验报告单,说明的确存在产品质量问题。
   啤酒生产安排,该厂是按新、老两条生产线进行组织和检验。上半年,老线共生产啤酒223批,以100白龙潭啤酒为主,仅有少量的11, 12度滇池、春城等牌号啤酒;新线共生产啤酒299批,全部是100白龙潭啤酒,按照轻工部QB936-84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要求,对每一批成品啤酒,均要求进行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与以及保存期检验(所谓一批是指同原料、同配方、同工艺所生产的啤酒,经混合过滤,同一包装线当天包装出厂的产品)。据检验记录反映,实际的质量检验工作很不规范,根本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每批做到检验的只是感官指标。其余指标的检验十分不严格,时检时不检,随意性很大。例如:理化指标按规定度检验9项,目前只检验6项,另外三项基本未检,这三项是P、双乙酰、苦味质,其中双乙酰和苦味质进行了个别批次的抽检,但次数很少。卫生指标不定期进行。
  咨询组对成品啤酒的理化指标检验数据,按照两条生产线分别统计,详见下表和图。
老线生产的223批中,检验后有278项次达不到标准,有关数据参见表2-3。
 
注:双乙酰未全检。将表中数据绘制成图2-1的排列图。
 
     新线生产的299批中,有501项次不合格,有关数据列表2-4如下:
 
注:“其他”,包括发醉度不够、总酸超标、双乙酞超标。
 
  从以上数据和图表中看出,主导产品啤酒质量问题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应高度重视。另外,由于不合格项目在各批产品中交替出现,导致啤酒成品理化指标全部合格率大大降低,老线的223批中,只有23批的所检项目(共6项,不含3项未检的)全部合格,占全部批次的10.31%。新线299批中,只有3批的所检项目(6项)全部合格,仅占全部批次的1%,如果按照产品质量检查的有关规定,未检项目一律判为不合格,则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
     在两条生产线中,突出的质量问题是CO2含量不足,老线占70.14%,新线占57.88%。咨询组对CO2含量指标进行重点观察分析,发现各批次产品之间,co2含量的波动相当大,极不稳定,说明生产过程处于失控状态。
    2.工序质量现状
    
  产品质量是通过工序质量来控制和保证的,为此,咨询组按照啤酒工序流程对各工序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得知,该厂还未对啤酒生产进行工序质量管理,没有对工序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没有设置工序质量管理点,对产品质童没有高于部颁标准的内控标准。在生产现场,见不到指导工人生产和操作的工艺文件、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工艺纪律要求不严,工艺贯彻率得不到保证。在相当一部分工序,还处于自由生产状态,操作不认真,记录不负责、不真实,操作人员没有开展设备日点检和记录,也不参加设备维护,设备管理工作比较薄弱,没有统一的设备修理计划,没有实行计划预修制度,保养修理制度和预防维修制度。设备跑、冒、滴、漏严重,带病运行,木但不能保证加工质量,而且还会造成过高的酒损和瓶损,增加消耗,加大成本。设备完好率低,偶然事故一旦发生,给全厂的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影响交货期,使企业信誉下降。
 将表2-4数据绘制成图2-2的排列图。
 
3.工作质量状况
  工作质量是工序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又是工作质量的直接反映。从调查产品质量和工序质量的现状分析,啤酒厂的工作质量肯定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管理人员数量不够,如技术科,包括总工(兼科长)才有3人;生计科(包括统计)只有4人;检验科(包括理化检验室)只有14人。其余管理职能部门的人员也不足。
  二是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主要是没有机会学习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多数管理人员仍然习惯于过去的管理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三是各类管理人员职责不清,管理层次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质量出了问题,责任不明确。客观上存在着管理不善的现象,例如:忙闲不均,有的事无人管,有的人无事干;有的无章可循,有的有章不循;办事效率低,办事无考核,造成有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等。正因为管理工作质量有问题,使得企业在7月份由省轻工厅组织的验收中没有顺利通过。
  通过对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说明该厂的质量管理存在函待解决的问题。
     (二)质量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没有树立正确的全面质量管理观念。
      2.质量教育远远落后于形势,群众性的QC活动未能正常开展,质量责任制不健全,自由化生产,盲目追求产量,忽视产品质量的倾向还较普遍,质量事故重复发生。
      3.质量管理机构不健全,曾设置过厂级均TQC委员会和TQC办公室,但后来又撤销了。目前,TQC工作由技术科的一个同志兼职,但由于杂务缠身,无法尽职,各车间由副主任抓质量,实际上也没有把质量工作放在首位。
    4.全面质量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没有认真开展工序质量管理,工艺规程未能进人现场指导工人进行操作,加之上岗前培训对工艺培训重视不够,劳动纪律松弛,进一步影响了工艺纪律的执行。
     5.检验人员不足,检测手段不全,缺乏质量检验工作计划。尚未形成生产安全过程的控制和把关网络。
     6.质量信息传递不灵,没有处理中心,造成开环,没有执行质量问题分析制度,对于重复发生的质量问题,没有处理措施,放任自流。
    (三)改善建议
     咨询组经过调查、分析、研究,一致认为,大力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领导挂帅,更新观念,立即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培训
   企业领导必须亲自挂帅,更新观念,改变过去对质量管理的片面认识,以为质址仅仅是指产品质量。立即组织在全厂范围内的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培训。增强全面质盆管理意识,真正认识到广义的质量包括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和道德观等,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广义的质量为经营目标,通过企业所有部门、车间、工段、班组的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开发、研制、设计、生产、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以追求企业的利益,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设置机构,建立法规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涉及企业的上下左右、各方各面,是一项复杂的、全面的、长期的管理工作,要做好这件关乎企业前途命运的大事。必须设里专门机构来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抽调得力的人员组成工作机构,加强对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规划和领导。
    要严格执行《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并据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质A责任制。要加强对《食品卫生法》的宣传贯彻,为消费者生产符合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的食品饮料。所制定的质擞法规,必须遵照国务院的文件精神,明确规定质量指标在工资、奖金分配上具有否决权。
    3.制定规划,指导实施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既要重视眼前,还应考虑将来,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实施所制定的规划。
   建议由均TQC机构制订下半年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规划,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和完善各级质量责任和有关质量管理制度。
     第二,认真落实培训工作,按管理的不同层次,培训的要求也要结合岗位工作实际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还有学习使用的教材,规定应学的学时数,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学习成绩后的奖惩办法等。
    第三,认真组织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复查验收的准备工作,采取方针目标管理方法,按照TQC验收评分细则要求,逐条逐项认真检查,需要补课的,要拟出补课细则,制定实施对策表,按照要求,进行落实,扎扎实实地把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个人,规定期限,必须完成。为了确保复查合格,应于九月中、下旬组织一次企业自检,便于及早解决发现的问题。要以补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1作的落实,以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扎实开展确保复查验收合格。防止单纯应付验收的思想。不搞形式主义。
     第四,制订工序质量控制,建立生产现场质保体系工作计划,规定进度要求、实施步骤及方法。
    第五,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计划。
      4.建立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的生产现场质量保证体系
      啤酒生产工序过程的工艺性强,某一工序的失控,将给后续工序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从啤酒生产的有关数据资料分析,影响啤酒产品的感官指标和深化指标的因素数占41%,像这样的工序,必须设置工序控制点。对于酒损严重的冷却、发酵、过滤、包装等4个工序,也应设置工序控制点。为了提高瓶箱管理水平,瓶场应建立以质量贵任制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
     工序控制点的设置程序是:
    第一,确定质量特性重要度
 这项工作,由技术科按照啤酒生产过程的各质量特性值对啤酒的符合性质量指标的影响程度来确定。重要度分为三级:关键、主要、一般,详见表2-5:
        
第二,确定工序控制点。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设置工序控制点:
      (1)重要度A的项目;
     (2)对后续工序有较大影响的工序;
     (3)质量信息反馈中发现的不良项目;
      (4)对酒损、瓶损有显著影响的作业点。
      一旦工序控制点确定之后,应编制工序控制点明细表,并印发有关部门和车间。
    第三.由工艺部门设计绘制工序管理点流程图,明确标出建立控制点的工序、质量特性、质量要求、测量方法、检测工具、管理方式及其采用的管理工具等。
 
     第四,分析影响工序作业质量的诸种因素,找出主导因素。由工艺部门组织车间和工艺人员,对工序控制点的每个特性值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影响控制点质量特性的主导性因素,编制工序质量表。并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
     第五,确定规范。
     在分析质量因素的基础上,编制指导操作的文件和各种技术规范,即:
    (1)操作指导书;
    (2)设备调整和精度性能检修规范;
        (3)设备日点检、周检表及其记录卡;
        (4)量仪校正和维修规程;
      (5)文明生产条例;
     (6)工艺记录管理制度;
     (7)检验指导书;
    (8)工序控制点管理和奖惩办法。
       第六,对工序控制点有关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责任。
         第七,控制点的试运行和验收,纳人常规管理。
         在生产工序流程中,按上述程序建立工序控制点,体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当各工序控制点已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后,生产现场和质量保证体系即已基本形成。
       5甲加强质量检验,强化检验职能
     质量检验工作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生产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质量检验担负的把关、预防、报告等三项职能,是属于整个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关键职能。针对本厂专检工作量大的特点,必须切实抓紧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充实检验人员,加强检验技术力量,使人员配备能满足检验工作的实际需要。二是完善检测手段,添置检测仪器,尽快实行对产品质量指标的全面检验,消灭不可检项目。三是制订质量检验计划,使质量检验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所制订的质里检验计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设计流程图,在图中表明组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工序之间的关系,确定出需要进行检验的工序,原材料及半成品的项目。
    (2)补充技术规格,使质量特性更加明确、具体,便于各生产工序掌握执行。
     (3)进行质量特性缺陷严重性分级,编制各检验的质童特性分析表。
     (4)制订检验规程或检验指导书,书中规定需要检验的质量特性和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测工具、检验频次,、子样大小等。便于指导检验员开展检验工作。
     (5)检测工具、仪器的购置、使用和管理。
     6.发动群众,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人开展群众性的质蛋管理活动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产品是否能让消费者满意又关乎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关乎到每位干部和职工的切身利益。为此,要通过宣传动员,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全面的质童管理观念,主动、自觉地关心产品质量,参与质量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小组管理办法》,将QC小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四)共同努力,认真实施改善建议
      咨询组与新组建的厂级领导班子齐心合力,拟定了实施改善建议的计划方案。每条建议都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负责的同志,还有日程表。通过全体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使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突出地表现在质量观念变了;管理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也先进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能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合格产品,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迅速地扭转了企业亏损局面。
 
 
分类:管理资讯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 明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链接:http://www.minra.com/glxx_137-291.html
上一篇:管理咨询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下一篇:昆明啤酒厂降低酒损管理咨询案例
精彩评论
夜半无人私语 发表于 2013/6/26 16:18:15
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对于一个工程是否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之则让员工失去激情。
闪闪红星 发表于 2013/6/29 9:11:46
工程质量上不去,那是管理问题,来一个得瑟会,实际一点专业水平都没有,混什么混,装什么装,一看见这类人,我就鄙视他们,一见难题就退缩,屁也干不了,还特么装,走你!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