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机构.充实人员
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将原来的供销科,调整为供应科、储运科和销售科。启用能力强,有开拓精神的专业干部,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改进企业管理工作。
二、落实内部经济承包资任制
咨询组与企业领导干部共同总结以往承包流于形式的管理原因,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标准,核定承包基数,按照“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拟定各个承包方案,并纷纷与厂部签订承包合同。从7月份开始严格执行。
三、在咨询中培训业务骨千
咨询工作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改善方案的实施。主要是企业全体职工的努力。因此,举办企业管理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培训班,培养一批管理骨干,让他们弄清、弄懂《咨询报告)的内容,咨询与培训同步进行。培训业务骨干67名,使每个改善方案的实施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抓住关键.以点带面
前东德啤酒灌装线是厂里的关键设备。然而,自从5月18日试车投产后,始终没有走上正轨,故障不断,酒损惊人。咨询组领导张有林同志决定狠抓前东德线不放,他吃住在厂,蹲到车间,经常连夜跟班到天亮。紧紧依靠干部和群众,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例如:前东德线每班的装箱破损高达300多瓶,而青年工人牟平,操作认真、仔细、规范,装箱破损每班10瓶左右,最好的一个班,生产啤酒59136瓶,仅破损2瓶。咨询组抓住牟平这个先进典型,举行现场技术操作表演,进行岗位技术练兵,让每位操作工人尽快熟悉和掌握设备性能,提高操作技能。
再如:针对设备故障频繁的问题,进行洗瓶机断轴事故分析,实行操作工与机修工相结合的生产、保养、维修单机承包。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提高了设侨的安全运转率。
还有,抓住贴标胶水供应不上,使生产线停机的事例,立即召开现场会,用事实及数据说明管理工作要为生产第一级服务,科室与车间关系密切。
经过一系列深人细致的工作改进,前东德线的各道工序日渐运转正常,啤酒日产量逐日增长,酒损率逐日下降。前东德线的绩效,充分说明了实施咨询方案的重要性。调动了企业各职能科室、各车间、各班组认真执行改善方案的积极性。职工精神振奋,生产秩序井然,产量稳步增产,质量明显好转,消耗迅速下降。统计数据说明了咨询组进厂前后的变化:用6-10月与1-5月相比,啤酒产量增长60.19%;产品销售收人增长26.27%;酒损率降低31.89%;啤酒耗粮下降25.79%;啤酒单位成本下降10.68%;啤酒瓶损率降低45.26%;抵消前5个月的亏损,还盈利89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咨询目标。